艺橙画室 YICHENG EDUCATION
新闻详情

淡定处理“灰

文章附图

   当作画时,画面的黑白分明,一定不会给人"灰"的感觉.灰色,是一种黑白色之间的过渡色.形成灰色是主要原因是:


   1.过分谨慎形成,刻画形象时过于犹豫.


   2.基本的明暗关系不明确,对黑白灰的基础 掌握流于表面.没有更深入的分析.


   以上两者其实有很大联系,但两者比较,后者才是主要原因.


   静物中的黑白灰关系主要受两点因素影响:对象本身的固有色和光线的强弱.盲目下笔,漫无目的和不带思考的作画,不思考画面部分,不思考物体重色和亮色,画面就会出现"灰"的这一现象.或者作画时照搬所见画面,画面上调时,用笔没有软硬测序,不停用橡皮修改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画面变"灰".


   区分画面中的最重和最亮


   静物素描中,首先要确定整幅画面最重的地方和最亮的地方(这两地方要根据物体本身固有色和光影来确定,恰巧的是固有色和光影正是影响画面明暗关系的关键),然后再去找到中间的层次,这样大的色调关系就不会出现错误.


   同时,在塑造画面中单个物体的明暗关系时也要参考整幅画面的色调要求,不要陷入局部,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很好的把握住整幅画面的明暗关系了.


   在一幅画面中黑白灰的关系最终调整到位,是在画面不断深入完整的过程中实现的.对黑白灰的认识我们注意的是黑白灰首先是一个画面大的颜色层次划分,在最亮的层次里还包含有黑白灰的颜色层次关系;同理,在黑的颜色里也有,这样理解刻画才能把握住画面的明暗关系.


   避免"灰"的七点


   1.靠前的物体和衬布排的线条应该是清晰地、实的;而远处的物体则处理的相对虚一些,多用手揉的方式;


   2.刻画单个静物时,清晰的笔触大多数出现在明暗交界线处,暗部和往后转的面则需用手多揉一些,亮部的话小志觉得用比较细的硬铅来表现会比较好.


   3.在处理前后大空间时,大家不仅仅要考虑各个物体的固有色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静物中各个物体之间质感的区分,拉开画面节奏也是能避免画面"灰"的一方面.


   4、最主要的就是物体的摆放以及黑白灰过渡的要自然,以及反光的一部分,有的实物质感不一样,光打在上边的效果也不一样.


   5、不同的层面要用不同号的笔来画,不能从头到尾都只是一支笔.


   6、这个要求大家要控制好前后虚实关系,物体之间要有对比,整体画面也要有对比.


   7、写生时不能全部抄袭明暗,整体节奏不能乱.